2024年10月7日,公司舉辦了一場以《有效的經營者》為主題的專題學習研討活動。通過此次深入的學習與研討,員工們對有效創新、高效資源整合、價值最大化創造及共享機制等核心經營理念有了更為深刻而清晰的認識。公司始終堅定不移地致力于員工經營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不斷推動知識體系的更新迭代,以更加敏銳和前瞻性的洞察力,從容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為公司的穩健前行與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接下來,我們將精心挑選并分享部分學習感悟與心得,以期共同啟迪智慧,攜手前行。
河南數字能源公司—總工程師 楊超
讀完宋志平所著的《有效經營者》,對經營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經營是做正確的事,管理是正確的做事。直指許多企業盲目追求規范化管理而忽視市場適應性的誤區。經營是開源,要多賺錢,向市場掙“三桶水”;管理是節流,要少花錢,干毛巾也要擰出“三滴水”。這種對經營與管理的明確區分,讓我意識到,許多企業之所以在經營業績下滑時去抓考勤、找員工的工作態度,而忘記去找市場要成績,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區分經營與管理的角色。
有效經營者的五大任務是正確選擇、有效創新、資源整合、創造價值、共享機制。
1、正確選擇方面,需要強調戰略的重要性,企業領導者要關注公司層面的五大戰略,包括目標戰略、發展戰略、創新戰略、競爭戰略和人才戰略。這些戰略的選擇關乎企業的存亡,需要經營者具備廣闊的視野和前瞻的能力。
2、有效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驅動力。通過中國建材的實例,闡述了“集成創新”與“持續創新”的重要性。創新要真正能為客戶創造價值,而不是單純追求技術的更新換代。
3、資源整合方面,做大企業不能單靠自我資源的原始創造和積累,還需要做好資源的整合。通過中國建材的成功實踐,展示了如何在進行聯合重組時做好五大整合,包括機構整合、業務整合、市場整合、管理整合和文化整合。在面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了解如何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能夠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增值。
4、創造價值是企業經營的重要目標。有效的經營者不僅要重視利潤,更要重視資本市場的價值。通過一系列財務指標的顯著改善為例,證明了價值創造的成效。同時,也強調了長期主義的價值觀,鼓勵企業追求可持續增長,而非短期利潤最大化。
5、共享機制則體現了企業經營者的高尚情懷。倡導建立共享機制,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翁。通過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享等措施,構建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機制,激發團隊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此外,有效經營者應具備的十大能力,包括把工作重心轉向經營層面、綜合考慮企業目標、培養戰略思維、增強創新意識和改革意識、學會整合資源、學會眼睛向外、有地盤和分利的思想、對數字敏感、提高領導水平、學會識別風險和處置風險等。這些能力對于成為一名有效的經營者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有效經營者》不僅讓我看到了企業管理的深度和廣度,更引導我思考作為一名有效的經營者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這本書將經營與管理有機結合,為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將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提升,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經營者。
河南數字能源公司—電力電子產品開發部 徐楓
讀過宋志平教授的《有效經營者》這本書,對宋教授提出有效經營者的五項任務深有感觸,以下是我個人的讀書心得:
宋教授書的名字叫有效的經營者,而不是有效的管理者、工作者等等;經營兩個字用的非常好,不局限于董事長、總經理等管理人員、員工,使公司每個人都具有主人翁精神,參與到公司的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中,關注市場機會的把握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公司規模的擴大和利潤的持續增長,以達成公司的戰略目標。
對經營者來說,正確選擇是第一位的,發展戰略決定了公司的資源傾斜和產品方向。在國家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河南數字能源下的新能源產業在國家政策及公司資源支持下將迎來快速的發展,而作為其中的一份子,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機遇,緊跟市場的步伐,做好產品的質量和服務,使數字能源做大做強。
有效的經營者必須是個創新者,但必須是有組織有目標的有效創新,就像《常變與長青》中說的要以量產為基礎進行創新,以能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前提下創新。對數字能源來說目前階段的創新應著重于方案、工藝的創新優化,新能源產品不管是光伏還是儲能,在整個市場的大環境下,競爭愈發激烈,價格一定要有優勢,則設計方案優化、國產化替代、工藝改進等一系列能降低成本的策略成為關鍵,比如光伏逆變器,IGBT/薄膜電容等關鍵元件使用國產型號,去除交流側防雷、不必要的硬件保護而改用軟件實現保護功能等等。
資源整合是經營者面臨的能力挑戰,傳統經營者往往側重于內部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將目光局限于自身所擁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當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浪潮中,如何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形成戰略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尤為重要,比如目前我們進行的對外技術開發合作均算作一種外部資源的整合,利用外部的技術力量滿足我們的市場需求,快速的將產品推向市場,形成銷售收入。隨著新能源產業技術不斷迭代、成本下降,比如電芯密度油280Ah、314Ah更新迭代為600+Ah,光伏板由550W更新迭代為710W等等,更需要我們走出去、多與同行業交流,了解最新方案、技術,不斷優化我們的產品,保持競爭力。
創造價值是有效經營者的另一重要任務,企業既要能創造產品市場的利潤,也要能創造資本市場的價值,在產品市場中,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價值創造的核心載體。從優化產品本身的質量、性能與功能,到精心塑造品牌形象,再到全方位關注客戶體驗,每一個環節都是構建產品市場價值的關鍵基石。而在資本市場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這需要企業從內部管理入手,優化運營流程、降低成本、拓展利潤增長點,以穩健且持續增長的財務報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共享機制打破了傳統企業中單純的雇傭關系與利益分配模式。宋志平強調企業并非僅僅是股東的企業,而是包括員工、經營者、社會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命運共同體。這使我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能只著眼于股東利潤的最大化,而應將視野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層面,充分考慮到各個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與價值貢獻。在當今社會,員工對于企業的期望已不再局限于一份穩定的工作與薪酬,他們渴望在企業中有更多的歸屬感、成就感以及能夠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的機會。通過建立合理的共享機制,如員工持股計劃、利潤分享方案等,可以將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整體利益緊密相連。員工不再是機械地執行任務的個體,而是成為企業發展的積極推動者,他們會更加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主動提升工作效率、積極創新,因為他們深知自身的努力將直接影響到自身所能分享到的利益回報。
河南數字能源公司—客戶服務中心 姚自浩
讀完《有效的經營者》這本書,猶如經歷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企業經營管理智慧之旅,收獲頗豐,感慨萬千。
對經營理念的深刻印象
宋志平先生在書中展現出了一套極具前瞻性、系統性且務實的經營理念,讓人眼前一亮。
一方面,他特別強調資源整合的力量。在企業發展歷程中,宋志平先生善于打破常規,通過巧妙整合不同企業的優勢資源,實現了 “1 + 1>2” 的效果。
另一方面,宋志平先生高度重視企業的聯合重組。他深知市場競爭不應是無序的內耗,而是可以通過聯合重組實現共贏發展。書中描述了他一次次促成企業聯合重組的艱難過程以及取得的輝煌成果。在面對不同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等諸多差異時,他憑借著卓越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包容開放的胸懷,去求同存異,引導重組后的企業快速融合、煥發新生。
從書中汲取的經營管理智慧
關于管理的 “三精” 原則,即 “精準、精細、精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準意味著企業制定目標、策略時要有明確的方向,不能盲目行事,要精準地把握市場的需求、政策的導向以及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精細則體現在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從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到財務管理的每一筆賬目,都要做到細致入微,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企業效益的細節;而精益要求企業始終追求高質量、高效率,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去除冗余環節,持續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水平。這 “三精” 原則宛如企業管理的三把利器,相互配合、相輔相成,能夠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態,實現穩健發展。
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也讓我深受啟發
宋志平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所在,是凝聚全體員工力量的精神紐帶。他倡導積極向上、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并且身體力行地將這些理念貫穿于企業的管理實踐中。比如,通過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團隊建設活動、設立員工創新獎勵機制等,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這使我意識到,一家企業若想長久發展,僅有完善的制度和先進的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支撐,用文化去影響人、激勵人,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具有強大戰斗力的團隊。
對自身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啟發
在思維方式上,我學會了要站在更高的格局去看待問題。以往在面對工作中的挑戰時,往往容易局限于眼前的困難和局部的利益,而宋志平先生的經營理念提醒我,要學會從行業發展的宏觀角度、從企業整體戰略的層面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比如在參與團隊項目時,不能只盯著自己負責的那一小部分工作,而是要考慮整個項目各環節之間的關聯性,主動與其他成員協作,共同推動項目朝著更有利于企業整體目標實現的方向發展。在溝通協作能力方面也獲得了成長的動力。宋志平在聯合重組眾多企業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強大溝通協調能力,讓我深知無論是在企業內部與不同部門的同事合作,還是在外部與合作伙伴打交道,有效的溝通都是達成目標的重要橋梁。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尊重不同的觀點,以包容開放的心態去化解矛盾、達成共識,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合作環境,實現互利共贏。
總之,《有效的經營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于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分享集,更是一本啟迪智慧、指引方向的人生指南。宋志平先生用他豐富的實踐經歷和深刻的思考,為我勾勒出了一幅成為有效經營者的清晰藍圖,讓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明確的努力方向和更堅實的行動底氣。